媒体聚焦
媒体聚焦
假期将至,喝酒不可避免?挡酒的借口我都替你想好了
查看人数:

不喝就是不给面子

“酒是粮食精,越喝越年轻”

“放假不喝酒,白来世上走”

这些喝酒尽兴的祝酒词

也有可能成为急性酒精中毒的“催化剂”

看完这篇急性酒精中毒雷区

除了吃头孢,挡酒的知识又增加了~


“临近十一假期,酒精中毒患者明显增多,急诊酒精中毒的病例及120出车急救比往常增加了1.5倍-2倍。


和佳医院急诊中心刘洎主任提醒:“假期将至,尤其是中秋假期,亲友聚会少不了喝两杯,一定不要贪杯,不要劝酒,警惕急性酒精中毒!”



图片

图源网络:酒精分解过程




图片


什么是急性酒精中毒




急性酒精中毒,是指短时间内大量摄入酒精饮品(如白酒、啤酒、黄酒、葡萄酒等),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状态,多表现行为和意识异常,严重者损伤脏器功能,导致呼吸循环衰竭,进而危及生命。


图片


急性酒精中毒的三个阶段

图片
图片


急性酒精中毒要知道的是……


两类高危人群

1

警惕婴幼儿急性酒精中毒

筷子蘸酒烧时用白酒兑水擦身,给宝宝物理降温,都容易造成宝宝急性酒精中毒


婴幼儿脑部神经未发育成熟、肝肾功能极弱,无法代谢酒精,可能引发急性酒精中毒(婴幼儿很快进入沉睡,不省人事,一般无兴奋过程,因此需格外警惕)进而导致脑瘫、癫痫、智力发育障碍,严重时 24 小时内危及生命!

图片
图片

不要迷信各类民间土方,婴幼儿必须远离酒精!




2

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禁止饮酒

无论是白酒、红酒、黄酒、药酒等各种酒精饮品,酒精对血管的刺激弊大于利,大大增加心梗、中风的风险。




四个雷区要注意

1

不空腹饮酒

饮酒前吃牛奶、面包、鸡蛋等(含蛋白质 + 碳水),延缓酒精吸收,减少胃黏膜刺激。

2

不掺酒

不同酒类的酒精浓度、成分比例不同,混合饮酒会干扰正常代谢,且成分间的相互作用,让醉酒风险翻倍。

3

不劝酒、不拼酒

尤其避免劝老年人、女性、慢性病患者饮酒,一旦发生中毒,劝酒者需承担责任。

4

用药期间绝对禁酒

1. 降压药(如硝苯地平):酒精会放大药物降压效果,使血压降至预期至以下,导致头晕摔倒等;

2. 他汀类降脂药(如阿托伐他汀):酒精和他汀类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,合用会加重肝脏负担,增加肝损伤风险;

3. 抗凝药(如华法林、利伐沙班)和抗血小板药(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):酒精本身也会抑制血小板聚集,双重作用会极大增加消化道出血和脑出血的风险;

4.头孢配酒,说走就走。除头孢外,硝唑类抗生素(甲硝唑、替硝唑等)、非甾体抗炎药(布洛芬、阿司匹林等)以及对乙酰氨基酚等,这几类药物服药期间也不能喝酒。




酒精中毒后千万不要等!

不要等待身体自行解酒,反而贻误病情,

造成急性脑卒中、急性心梗以及酸中毒等。


图片



展开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