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聚焦
媒体聚焦
谢谢你,徐同学!
查看人数:

还记得前几天和佳医院ICU收治的第一位颅脑外伤患者吗?7月16号的傍晚,120急救车闪烁着蓝光,风驰电掣般驶入和佳医院急诊通道。担架上,是一位年仅18岁的大学生、暑期勤工俭学送外卖的小徐同学,满脸的鲜血诉说着刚刚发生的惊心动魄——在送餐途中,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,导致他颅脑损伤出血,陷入昏迷。


情况万分危急,时间就是生命!和佳急诊中心立即启动绿色通道,医护人员同步观察意识与瞳孔变化,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里,血氧饱和度监测、心电图等抢救措施迅速铺开,10分钟内,急诊CT扫描完成。


影像结果显示:小徐枕骨破裂,蛛网膜下腔出血。小徐被迅速转入了重症监护病房(ICU),屏幕上跳跃的曲线牵动着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。ICU医护团队立刻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。 护士们像守护雏鸟般寸步不离,严密监测着他的意识、瞳孔、血压、心率、血氧饱和度等每一项生命指征,精确记录着每一毫升的出入量。


神经外科刘学永、王勇主任,骨科刘涛主任,影像科孔凡彬主任、普外科聂孟良主任火速集结会诊,开展多学科会诊,反复评估着颅内出血的动态变化,制定着最稳妥的治疗方案。


幸运的是,经过一夜严密监护和积极的保守治疗(包括止血、脱水降颅压、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等),复查影像显示,小徐颅内的出血点幸运地止住了,没有出现再次出血的迹象! 

图片


图片


这一“激战”持续到次日清晨8点,于如同教授亲自到ICU查房,他仔细审阅了所有的检查和监护数据后,欣慰地确认:“颅内情况稳定了,出血控制得很好,暂时不需要手术。接下来,继续在ICU密切观察,精心护理,帮助他稳定恢复。” 于教授的话,像一颗定心丸,不仅让家属悬着的心落了下来,也给了ICU团队巨大的鼓舞和信心。

图片


图片


在ICU度过的数个日夜里,经过ICU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,小徐的病情稳定下来,21日,小徐达到了转出ICU的标准,被安全护送至普通病房。


23日,在他能下床行动的第一天,小徐在家人的陪伴下,特意回到了ICU病房门口。他手中捧着两面鲜艳的锦旗,郑重地交到了ICU护士长和医护人员代表手中,锦旗上,金灿灿的大字格外醒目:


“护理精心,待患如亲”

“医术精湛,医德高尚”

图片


图片


当护士长接过这面沉甸甸的锦旗时,眼眶微微湿润了。她激动地说:“这不仅仅是一面锦旗,这是小徐和家人对我们工作的最高认可,是对我们日夜守护最好的回报。看到这么年轻的生命转危为安,重新鲜活而健康起来,也不枉我吃住在医院一个星期的守护了!”


这面锦旗,意义非凡。 它是和佳开诊十多天以来收到的第一面锦旗。它像一颗火种,瞬间点燃了医护的热情。也像和佳医院成长路上破土而出的第一株新芽,微小却充满力量。它昭示着,和佳医院,正用专业、责任和仁爱,在守护生命的道路上,稳稳地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,并将这份守护之光,继续温暖而坚定地传递下去。

图片


展开更多